郭关艺术网 著名画家郭关
 
   


优秀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
发布日期:2014-4-20 点击次数:4033

优秀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

 

文/郭关

 

对于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人们都有过疑惑,艺术作品的内涵是随着时间不断流动变化,古人的作品在古代或许是极具新鲜感,而今人看来则古意盎然。观众的审美经验也是随着时间在变化的,面对纷繁艺术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作品,人们总喜欢从心底里去分出个高低雅俗,大多数人是听从于自己的感觉,感觉喜欢则喜欢,感觉不喜欢则不喜欢,对不对自己的口味成为唯一的标准,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种直觉判断无所谓对错,也是没有普适标准时的最佳判断方法,初涉艺术圈时大都是如此,然而这种判断方式会发现一个大问题,在艺术圈中混迹数年后,发现以前喜欢的,现在都不喜欢了,以前认为好的作品,现在倒认为很差了,以前认为差的作品现在倒认为有点好了,作品还是那件作品,没有任何变化,然而我们的审美标准却随着我们的阅历在发生不断地变化,这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相同的,小时候很好的玩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长大了会发现早已没有了任何共同语言。审美经验越丰富,审美的标准也在移动,所以要学会对待所有艺术作品都以开放容纳的态度去欣赏,以同情默应的感受去体会。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第一应该是广泛涉猎欣赏古今中外各类艺术作品,高下、美丑、雅俗等等是对比了才有大致的结果,这就需要脑子里先有大量的数据以供对比,对比量越大、越精,得出的结果就越趋向于准确。艺术本来没有绝对量化的标准,但可以得出趋向于更加准确、更加贴合艺术史发展规律的概数。艺术家能够提炼总结出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于如何进行自己的艺术道路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艺术创作方向地选择也有很大的关系。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去仔细思考提炼属于自己的优秀标准,笔者分析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基本具备的几个核心条件,这几条标准不是仅适于绘画,还适于书法、音乐、装置、影像、雕塑等其它艺术门类。审美过程本身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的判断往往会因为立场的不同而产生相反的结果,当然本文的基础是鉴于中国艺术界大部份作品与观众仍处于古典形态的艺术形式环境,所谓后现代、后后现代主义这样的艺术形式并不能适用这样的标准。这总结出来的三条标准尽量不带有任何价值的判断,以符合客观本质的角度去提炼。

 

一:成熟的风格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是统一体,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创作体现了其一生的思想脉络,但凡历史留名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呈现出其成熟的风格,越是大师级艺术家,其风格越是明显,越是成熟完善,其风格越是体现在思想上,而非技法上,相反,成就稍小的名家,大都作品风格不是非常成熟,风格大都是停留在技法上,风格是独一无二的体现,是学术价值的判断的重要指标,风格至少是前无古人的全新面貌,风格的呈现有全新与半新之分,不新则不在阐述之例,全新的风格有如宋元山水、宋元工笔花鸟、梁楷泼墨大写意、日本浮士绘等,西方如抽象画派、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这种全新的风格能确立一种经典的范式,后代的艺术家在其中不断耕耘丰富,铸就成为艺术史中一条完整的脉络,这种大师数百年间也廖若晨星,这样的风格虽然也是从其前代传统中有所继承,但此种继承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传统再创造,而不是技法上的简单因袭,往往在技法上的因袭则就造就出半新的风格,学习前人的技法加以局部、小范围的改造,在作品面貌的呈现上与前人相差不大,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来龙去脉,这类风格当属半新的风格,半新风格的作品在艺术史上一般地位不高,较之全新风格的学术价值较低,改进电灯泡的价值意义永远也无法与发明电灯泡的爱迪生相提并论。中西艺术史在这个方面有些差异,西方美术史中全新风格确立到了后期更为明显,鼻祖更为明显,中国则较为模糊,中国的山水画样式在宋时得以全新的确立,然而鼻祖的追考较难确立,唐卡也是全新绘画样式确立,敦煌佛教壁画也可以算是一种全新绘画风格,篆隶楷行草书的确立也是一种全新的风格样式,西方油画写实系统也是一种全新的绘画样式,西方抽象绘画康定期基,装置艺术鼻祖杜尚,这些都算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样式。这些全新经典艺术样式的确立是一种大风格,是由艺术家通过深刻的思想激变而形成。而仅在技法上简单因袭改进,这是一种小风格,大风格形成大师,小风格形成小名家。 大风格是一种大思想上的创新,小风格往往是技法上的创新,思想上的创新往往能成为经典样式而供后人万千演绎,优秀艺术家的成熟风格能持续一以贯之而不自我复制,这是基于深厚思想渊源之上的风格,是自己艺术思想确立的标杆,现在许多画家家以“系列”方式来创作,往往各个系列作品间毫无连续性,不加说明,往往会被认为是多个艺术家的作品,无法分辨出是一个画家的思想脉络,这其实就是还没有形成风格的体现,艺术家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上的风格,独立思考的基础没有建立,单一系列创作完成,又要转向另一系列,这说明这一系列作品的承载思想非常有限,无法无穷的深入演绎,这也说明作者在思想风格上的不确定性,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才需要不断的去寻找语言,寻找自己的风格,不开发新的系列则必将陷入自我复制或走向穷途末路,这其实是一种伪风格,是还没有形成风格的体现,不少艺术大师在这方面提供了优秀的风格范例,八大、齐白石、达利、毕加索、康定斯基等作品都是成熟大风格的成功体现。在艺术技法上的创新往往会被后人学习超越而价值被淹没,绘画中创新出某种特技的人大有人在,加盐、加油、加化学制剂等等,然而发明者能被后人记住的却极少,不能说其不是创新,然而技法上的创新价值终究无法比肩思想上的创新, 技术他人可以复制,而成熟的思想他人永远也无法复制,是永远闪耀在艺术史上的启明星。

 

二:深刻的思想内涵

 

优秀的艺术家,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历史上不存在没有思想内涵的作品而流芳百世,历史留名的大师之作无不思想深刻,内涵隽永,无不与人类至高的哲学思想相联系,与艺术的精髓意义相匹配。这里所指的思想并不与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相隔阂,艺术家对作品“意境”进行营造的同时就体现出了其对“意境”本身的一种思考,艺术家在对自己所要抉择表达的意境为如何必定先进行过深思熟虑,对“意境”本身思考所到达的程度决定了其作品“意境”的高低。一味只追求形式内容的创新,不追求思想承载的深度是死路一条,要创新不是难事,从内容到形式要创新都谓轻而易举,单就绘画而言,前人从未表达过的形式有很多:X光机的透视、凹面镜的视角、立体3D、红外线视角、雷达波数据等;内容上也数不胜数,没有被画过的东西都有很多:机箱、声卡、打印机、按摩椅、蟑螂等等都没有被画过,然而这些形象无法承载深厚的人文内涵,作者也很难成功的赋予其人文意义,即使画出来了,不可谓不是创新,然而毫无意义。思想内涵有深浅之别,比如描绘军事内容:展现战争场面恢宏壮阔,战士勇猛杀敌是一层面;展现武器精良,战争现代信息化是一层次;展现战斗现场惨烈悲壮,敌人心狠手辣又是一层次;展现战争的最高意义为人类向往和平的一种终极价值这又是一个层次;同是军事题材而其中思想内涵的深浅之别不言自明。艺术的形式内容贵在创新,思想内涵也贵在创新,重复前人的艺术形式内容意义不大,重复前人思想也同样意义不大,同是兰花,古人以水墨写意寄幽思以表君子情操之高洁,今人则以工笔写实同样来寄幽思以表君子情操之高洁,重复古人同一思想,同一境界,区别仅在于技法有别而已,若只在论技,已是匠流,非艺术之道,这也是今人之画兰无法超越古人画兰的根本原因。然若能对兰赋予另一角度层次的内涵则定能与前人不同,若表达大道乾坤赋美于灵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天机和阴阳和合之美,这样的角度与道家思想相契合与古人单纯寄托君子情操之高洁而大有不同。当代也有艺术家用名字中带有“梅、兰、竹、菊”四位强拆受害人做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表达对强拆的控拆,这不可谓对传统”梅兰竹菊”题材的一种全新解读。然而能突破前人形式内容都已非易事,突破前人思想则更是难上加难,这需要艺术家对人类思想脉络有清晰的把握,才有可能进行新的突破,东方儒释道思想,西方形而上学,整个中国画系统的根源与道家周易的“象”有莫大的关系,然而在“数”“理”上却仍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从而诞生了全新的抽象艺术样式,同是极深厚的哲学思想,道家周易的“数”“理”也完全有可能基于此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在艺术的形式内容上进行大突破的艺术大师偶有出现,能同时在艺术形式内容,哲学思想上同时有突破的人则极少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艺术家其意义价值永远无法与释迦牟尼、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思想家、哲学家相提并论,然艺术终究有艺术的本体规律,大哲学家,大思想家永远没有人会去把他们定位为艺术家,所以,艺术的规律最终还体现在下一条作为优秀艺术的标准之中。

 

三:完美高超的技术水平

 

任何高谈思想、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其基本是建立有稳固扎实的技术水平之上的,有美好独立的创新思想,但没有完美的技术去呈现,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雾中云烟,这也是为什么大哲学家、大思想家不是艺术大师的原因,因为其不具备艺术的技术实施能力,许多人一味追求思想创新,却忽视技术实施。有人认为观念最重要,技术无所谓,也有人争锋相对,认为技术最重要,观念无所谓,任何完美的事物一定是有机整体的呈现才可称之为完美,为什么非得把完美的事物割裂对立出来呢?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思想也重要,技术也重要,技与艺两者完整统一才是构成优秀作品的条件,然而许多艺术家在学习掌握实施技术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偏颇,偏执于技术的表达,而忽略思想的呈现,这样就容易产生大量“匠气”“毫无精神力量”“意境空洞”的作品,许多艺术作品技术上不可谓不高超,然后思想上却极度贫乏,在技术上比拼高低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情感,追求宇宙真理的形式,是形而上的,而不是追求技巧高超,手工极限,这是形而下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历史上来看,没有单纯因为所谓技术高超而被历史大书特书的,当代不少猫王、虎王、鱼王、一味描摹相片者、倒书、口书、鼻书等、有些单纯从技术上来说不可谓不高超,非常人所能为,然而大都属“匠”之流,所以对于技术的追求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到,能合适完美表达自身的思想即可,这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才能达到心手合一,技进乎道。

 

优秀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众多因素的完美整合,以上三项基本标准是个人经验而非普适标准,三项基本标准是在考察众多标准中提炼精简而得,譬如中国人习惯中还有“人品即艺品”这样的标准,仔细思考后,还是舍去,历史中艺品高而人品差的大有人在,人品一词亦是相对而言,历史中许多事件在当时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竟是错误的,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深受儒家三纲五常、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放在现在自由民主的环境来看,或许古人是愚昧不堪,人品一词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政治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定位,人品与艺品呈现割裂的个案有很多,在西方更为明显。人品的善恶好坏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无法适用于客观本质的呈现,譬如人在现实中存在着好人与坏人,好人与坏人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如果要做出人的本质判断的话,毫无疑问,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并不能由此就判断出坏人就不是人,艺术的本质亦如此,所以诸如“人品即艺品”这样的标准最终还是舍弃。还有譬如“气韵生动”等等抽象概念上的标准更是无法普适,或许气韵生动适用于水墨作品,但无法勉强应用于纪实影像等,这样的审美标准适用于某种单一风格或艺术类型,并不能适用于艺术整体。还有“时代性”这样的标准也是难以值得反复推敲,历史上能超越时空界限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宋时的山水、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来说是超越于古今时空之上的,古代的花鸟实物与现代的花鸟实物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时代精神是应该在所处的本时代上对艺术发展做出新的学术贡献,艺术作品有了思想、形式、内容、风格上的创新,其实就已经具备了时代性,而非机械简单地附庸在飞机大炮、高楼大厦、手机电脑、“和谐社会”之上。

 

以上三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优秀艺术作品的核心三要素,对三要素的把握第一是基于自身丰富的审美经验,审美是一个在经验库中不断比对的过程,脑子里各种艺术风格储存的量大,一个新艺术作品的出现即能立刻判断其风格是否独立,渊源何处,渊源于前人一家,还是渊源于前人数家,渊源于绘画艺术,还是渊源于其它艺术种类。属思想上的大风格,还是技法上的小风格,其风格的可延续性如何?风格的成熟度如何?第二是基于自身的思想广度与深度,在思想阅历的范围中,一件新艺术作品的出现,是表达道家思想,还是佛家思想,是黑格尔的逻辑学,还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人类历史上各类思想流派心中有数就能看懂绝大多数艺术作品,有些作品虽然无法表面简易的解读,但通过作者的大概阐述即能心领神会、知其所意,而作者本身的思想深度一定会在作品或阐述中清晰表露,是浅的或是深的,是直白的还是曲涩的,是有创见或是无创见的,是基于体还是基于用,是理性还是感性,自身有丰富的思想阅历,就能判断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任何历史留名的艺术流派,其背后一定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做支撑,中国山水画与道家思想,唐楷与儒家思想、西方超现实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抽象绘画理论与“数”的哲学流派等等。第三是基于自身对艺术实施技术的实践与涉猎,这点对于不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很难把握,是基于艺术实践的一项标准,从未实践雕塑技术的人来说较难准确评判雕塑技术的优劣,从未操作影像技术的人很难体会到动态表情捕捉的优劣。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音难求,就体现在这里,极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在当代无法被人接受认知,正是因为在当代能达到同一高度辩知能力的人极少,许多大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大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死后数百年才被公认于世,曲高和寡的原因就在于此,万事万物皆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艺术的评判标准人人心中各有一把枰。

 
 

 

 

 
 
郭关艺术网版权郭关所有  湘ICP备05005000号

Copyright ©2004-2006 All rights Reserved